
《闲话口罩的卫生与保健功能(二)》
邢宇新
口罩的规格尺寸有大有小,选戴时,应根据本人的脸面大小来决定。根据卫生要求,戴上后应能罩住口、鼻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积,一般以宽13厘米、长16.5厘米为宜。如口罩过小,则病菌、粉尘、污物容易从口罩的边缘或鼻两侧的间隙中进出,影响到口罩的过滤作用。口罩的过滤作用重点是在鼻部,因为人在不讲话时口一般是闭着的,可是有人戴口罩时为了呼吸的通畅而将鼻露在口罩的外边。无疑,这就失去了口罩起保护呼吸道的"屏障"作用。
在严寒的冬季或是尘土飞扬的天气里外出时,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应戴上口罩;在流行性感冒或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与流行时,外出时也应戴上口罩。但是,口罩只能起单面作用。戴过的口罩,在外层积聚着很多外界空气的灰尘、细菌等污物,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两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沾污的污物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入人体,而成为传染源。口罩在不戴时,应叠好放入清洁的信封内,并将紧贴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脖子上,塞进胸前的衣襟内也是不卫生的。平时最好多备几只口罩,以便替换使用,应每日换洗一次。洗涤时应先用开水烫5分钟,再用肥皂搓洗,清水投净后挂在烈日下曝晒。对于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医疗和科研单位集体洗口罩时(每人的口罩作好各自的记号),应经高压蒸气消毒或是煮沸消毒10分钟,洗净后分别晒干,切忌互相叠放混合使用,以免交叉污染。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由于人的鼻腔粘膜血液循环非常旺盛,鼻腔里的通道又很曲折,鼻毛构起一道过滤的"屏障"。当空气吸入鼻孔时,气流在曲折的通道中形成一股旋涡,使吸入鼻腔的气流得到加温。有人测试表明,在将-7?C的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其气流已被加温至28.8摄氏度,这就非常接近于人体的温度。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粘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长期戴口罩。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中戴用,特别是精力旺盛、体质较强的青少年不提倡经常戴口罩。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口罩是卫生与保健用品,不是装饰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