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睛120/2Nm赛络纱

赛络纺(Sirospun)是一种新的短流程纺纱工艺、设备费用低、适纺范围广、生产成本低、产品风格独特,自1990年推广以来备受纺纱厂欢迎。其特点是在细纱机上可以直接纺出用于织造的股线,利用这种纱线可以织制薄型或超薄型服用织物,中支纱装饰布、窗帘布以及针织纱等产品,它不仅适用纯毛纱线、还适用毛与化纤混纺、纯化纤纺的生产。 北京毛纺厂,上海三毛、江苏江阴三毛集团都先后试用了Sirospun工艺。

赛络纺系统可安装在细纱机上,可在FB583型上安装Sirospun部件,还对原有细纱机部件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如:改装粗纱架将吊锭增加一倍;将后、中、前单槽导纱器改为双槽导纱器;扩大中皮辊凹槽宽度;调整导纱器横动装置的偏心距为零;安装断头切断装置BOD,以保证双纱中有一根纱条断头,在瞬间内将另一根纱条打断,以保证成纱质量。

纯毛纱是不可能纺到120/2Nm细度的,但利用0.8D的细旦睛纶与64S 和66S澳毛以4:6比例混纺,以Sirospun工艺纺纱成纱质量与环锭纺比较,成纱强力高于环锭纺,这是因为Sirospun工艺中纤维内外转移较环锭的幅度小,在纱中排列较顺直,使纤维强力利用率提高,从而使成纱强力提高,另一方面Sirospun的两股单纤维束在捻合点处互相缠结,使纤维间的滑动摩擦阻力增加,使纤维在牵伸过程中不易滑脱,进一步提高成纱强力,较环锭成纱强力一般要提高8%左右。

在两种不同纤维进行混纺时,一种纤维在径向成纱时有"中心化趋向",一些长而细的纤维易于向纱的中心转移,而那些短而粗的纤维易于分布在纱线的表面,初始模量大的纤维易于分布在纱的内层,初始模量小的纤维分布在外层;卷曲度小的纤维易于分布在内层,卷曲度大的分布在外层;这种混纺纤维内外层转移和分布的中心化趋向,其好处在于既可以从纱线中心的纤维得到有利的抗张性能,又可以从纱线的表面纤维得到所希望的表面性能;利用细而长的0.8D睛纶纤维与细羊毛混纺,混纺纱的表面纤维大多为羊毛21.3一22.54微米而中心大多为细旦睛纶这种细度相差5倍之多二种纤维,睛纶纤维趋向于纱 的中心,羊毛则倾向分布在外。据对60/40毛睛混纺120/2Nm Sirospun毛纱、切片分析,细旦睛纶在与66S,64S, 澳毛混纺中,其转移至纱/内层有54.43%及60.15%,细旦睛纶趋向于纱的中心,在Sirospun系统中仍然保持着与环锭纺一样的转移趋势。

根据这一现象,在生产中利用细旦纤维与羊毛混纺成纱,毛纤维分布在外层,使最终成品织物具有毛产品的风格,穿着舒适、透气性强,无静电现象;光泽柔和,手感有弹性,悬垂性好。而在织物内在性能方面,有细旦纤维作中坚,其抗皱性、强度、保形性都较好,而且可以使花色品种丰富多彩、降低产品成本。以此原理推论,涤纶细旦纤维与棉混纺、与麻混纺、与丝绢混纺都是可以收到同等效应的,同样利用尼龙纤维、睛纶、丙纶纤维进 行不同比例与天然纤维混纺是否有合理效益、有待于广大纺织工作者的实践。

全国毛纺织科技信息中心 全国毛纺织产品调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