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沿岸新兴服装城市--黄石的中日合资美仓毛纺织有限公司,已步入第6个发展年头。经历过1994一1997年在同行业中技术领先,效益显著的鼎盛时期,也曾步入了在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国际背景下,日元低迷以至企业效益滑坡的1998年。而在1999年即将过去,又一个千年来临的时候,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中国第一个与日本合资的毛纺企业几年来创新求异,屡攀新高的奋斗历程,又能给国内的同行的一些怎样的启示呢?
借船出海,洋为中用
成立于1993年的美仓公司,在引进各种先进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合资方--日本仓敷纺织株式会社的大量先进技术。在日方专家的协助下,弹性面料、包芯纱为代表的一批新品种给同行带来一番全新的气象。面对取得的成绩,美仓人并没有满足,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在拳头产品--弹性面料的基础上,"高支弹性面料"、"条染弹性面料"、"毛涤弹性面料"相继开发成功。为企业赢得了大量定单。
1998年底以来,顺应市场的变化,公司派出专人赴欧洲考察。对高档欧洲面料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出系列蕴涵欧洲面料神韵的"意大利风格面料",在填补了企业产品空白的同时,被国内多家知名企业选用,作为高档进口面料的替代品,获得广泛赞誉。
美仓曾以第一家引进"SILOSPUN"设备,第一家推出银奖产品"赛络纺面料"而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在其它公司开始引进开发同类产品时,1999年,永不停息的美仓人又将目光瞄准了"SILOSPUN一单纱可织造技术"的引进,并于近期开发出国内第一批可织造单纱品种,填补了国内纺织业的一项空白。
立足国内,开拓海外
以外销为主的美仓公司曾依靠稳定的国外销售渠道,在同行中独领风骚。近年,在国内一批合资企业纷纷成立的时候,美仓在国外的市场份额也被日益蚕食。为改变坐吃山空的局面,1998年底,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提出以新产品开发为龙头,加大营销力度的企业新发展思路。一方面,以更新,更好、更流行的新开发面料留住老客户;另一方面,立足国内,面向海外,有目的、有选择的为国内外知名企业设计、策划适合的新产品。新思路在短时间内就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1999年上半年,国内以金利来、茉织华、夏梦、兴华龙为代表的知名服装企业纷纷将大量定单投向美仓;为美国客户、英国客户"度身定制"的一系列样品也收到了成效,产品成功地打入了从未涉足过的欧美市场;大量新产品的推出也引来日本客户加大了定单数量。下半年,生产进入超饱和状态,效益不断提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锐意进取
美仓的发展也并非一帆凤顺。1998年,在美仓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赤字。面对严峻的局面,新上任的公司领导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
一批有技术,有才干的能人。总经理亲自挂衔,成立了以富于创新精神的设计师为负责人的"美仓产品开发中心"。"美仓设计部门"、"美尔雅集团美仓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开发设计机构;同时,以他自己多年在商场摸索出的经验,主持营销工作大局;并就生产中存在的种种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改革的成绩是喜人的,新产品的开发,不仅得到客户的充分肯定,其中"高支牦牛绒啥味呢"、"丝毛格花呢"荣获"1999/2000年秋冬季中国纺织流行面料"称号;"赛络丝树皮皱"获"2000/200l年秋冬中国纺织流行面料"称号。世纪末的美仓已经从短暂的困境中走出,面对成绩,美仓人并没能满足,她已将发展的目光瞄向了国外同行,以成为"国际一流毛纺企业"为新世纪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