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宏观纺织

西部纺织资源优势浮出水面

EChinaTex讯: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东西部地区经济分工合作趋势将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纺织资源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显现。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棉花、羊毛、兔毛、蚕茧、麻等天然纤维资源。另外,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罗布麻等稀有纺织资源也是这一地区所独有。

西部地区棉花产量约占到全国的1/3新疆、陕西的关中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都是我国棉花主要产区。特别是新疆,从1994年开始,棉花的单产、总产、品质、调出量和种棉效益均居全国首位,1998/99年度共种植棉花1498.89万亩,产量达到1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新疆的棉花以其纤度长、洁白而享誉国内外。每亩单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49.6%,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种植基地。

西部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毛纺原料产地。全国五大天然牧区都集中在这里,草场、草地面积达22.5亿亩,占全国的55.9%。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等省区都有着丰富的牧业资源。据统计,1998年西部地区羊毛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2.7%,羊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8%。

西部幅员广阔、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植桑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蚕业生产历史悠久。四川、重庆曾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绸生产基地。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年蚕茧产量曾达近百万担,无论是产量还是蚕农收入、丝绸产品数量及出口创汇都曾有过历史性的辉煌,是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广西、新疆、宁夏的部分地区也有着种桑养茧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蚕茧质量优良。 西部大多省市地处高原和多山地带“云雾山中出好麻”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西部省区的麻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亚麻、黄红麻、苎麻、罗布麻、剑麻等麻类资源在西部都可找到。四川、重庆、广西的苎麻、黄红麻;内蒙古、新疆等地的亚麻产量,在全国都占有相当比重。

专家认为,种麻植桑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既可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条件。这与国家有关西部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是一致的。西部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应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把种麻植桑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同退耕还林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翟文

(中国纺织报社消息,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