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纺织企业电子商务研修班!

 

 

贸易中心 资源中心 信息中心 新闻中心 会员中心 关于我们 网站导航 公司动态 服务项目 经营理念 诚聘英才 战略伙伴

生生不息、艰苦奋斗、开创美好未来

任宏图

    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现在位于市东郊朝外金台路,是当年燕京八景之一“金台夕照”所在地。1992年,我大学毕业,从武汉分配到北京,刚到纺科所上班,就听前辈们讲,纺科所成立之初,没有自己的家,分散于中国纺科院,北京光华染织厂,清河毛纺织厂三地。在我所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的不断探索和艰苦创业下,尤其是在以老党员、老红军、老所长徐可倬同志为代表的前辈们的带领下,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纺科所的今天。工作不久,又常听人讲,老所长离休之后,创办了一个北京未来科学技术研究所,经营印刷和毛纺,赚了不少钱。老所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心里琢磨着,挺想有机会能亲自见上一面。


    九三年,我终于第一次亲眼见到了老所长,那是在纺科所“七 · 一”纪念大会上,当时正是纺科所不适应改革形势,加之分房造成人心涣散之时,原以为纪念也不过走走形式而已,没想到七十七岁高龄的老所长作为老领导代表讲话时,竟然逐一点名,委婉地告诫领导班子成员,应团结协作,负起责任,带领纺科所走出困境。老所长的一言一行让我耳目一新。同年八月,我被党组织任命兼职共青团北京纺科所支部书记,一直到现在,这对我深入了解老所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九六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也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60周年。五月初,当时主管团工作的所党委委员顾祝平老师和我谈心时问我,团支部的青年人能否和离休党支部的老同志共同开展点活动,比如参观北京未来所,顾老师正好同时分管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大学时,我作为院学生会秘书长,曾经负责院学生会与院老干部办公室合作工作,新老两代人共同交流、郊游、联欢,尤其是请离休的原院党委副书记夏一勤同志给全院学生干部作抗日军政大学回忆报告,讲抗大精神,让青年学生干部深受教育,至今记忆犹新。我和顾老师一拍即合,这个想法也得到了离休党支部和老所长的大力支持。

    五月二十九日上午,新老两代共二十多人乘车来到位于京郊酒仙桥七棵树地区的北京未来科学技术研究所。老所长亲自站在大门口等候大家,见到北京纺科所的老同事和年轻亲人,老人格外高兴,带领大家参观未来所的< 科技文萃> 社编辑室、方正排版室、微型展览室、中小印刷厂实验研究室、中小毛纺厂实验研究室、小型花园、小型体育场...... 老所长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一一给我们介绍未来所从白手起家,几经磨难,矢志不移,艰苦创业的过程。整个未来所给我的印象是:虽简陋却欣欣向荣,人人忙忙碌碌却处处井然有序。这里的山山水水,草木亭榭,随处体现出艰苦奋斗、催人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如思危亭、微山湖、清· 郑板桥的< 竹石> 诗石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让我想起刚进未来所大门挂在墙上的< 陋所铭> :“所不在大,利国则名;钱不在多,求贤则灵;斯是陋所,探索未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谈笑连广宇,往来觅知音。为百厂千家,谋效益。识风雨之乱耳,革案牍之劳形。陈景润斗室,居里实验棚。世人云:何陋之有?” 这种“陋”而不改其乐的志趣,“穷”且益发坚定的信念,既是自勉,也是对老所长离休之后的为人行事感到困惑不解的种种疑问的最好回答。

    我感到让老人欣慰的是未来所一直致力于发展科普事业,造福希望工程。老所长深知,创造未来,科学技术是决定的因素。“位卑未敢忘忧国,所小岂能拒重担” 。以“未来”命名的科研所,如何为科技发展,特别是为在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民办科技实业的发展作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老所长思之再三,决定自费、自编、自印刷、自发行一本< 民间科技文摘> 月刊(现名< 科技文萃> )。明知这是一件费力劳神而又赔钱的事情,但老所长矢志不移,几十年如一日,并坚持着高起点、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在封面上醒目地印着“不载假大空文,不登商业广告,不搞有偿新闻”的宗旨。如今,这本每期40万字的< 科技文萃> 杂志已为全国许多大、中型图书馆订阅收藏,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及普通百姓的朋友。全国每所希望小学半价订有每年的< 科技文萃> 杂志。看来,未来所其实是以科技文萃社为鸟头和主体、以印刷厂和毛纺厂为两翼、以办公室为尾随服务的组织体系,经营印刷和毛纺只是提供经济来源,< 科技文萃> 杂志才是老所长醉心的事业,它已成为老所长心目中心爱的丑小鸭。

    当天下午,参观完毕,回到纺科所,离休党支部的老同志和团支部的青年举行了“革命传统代代传”主题的座谈。老所长针对当前纺织行业遇到的困难作了讲话,他首先逐一谈了“北京· 纺织· 科学· 研究”的意义和内涵,并称有幸从事这项工作是件光彩的事业。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人们总离不开衣食住行,那么,纺织行业就不会关门,从事纺织行业的科学研究就会有希望。目前,纺织行业遇到暂时的困难,这正是纺织研究工作者卧薪尝胆之时。老所长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人,要赶紧趁这个时机,以主人翁、以“我是纺科所所长”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去广泛调查存在的问题,探索纺织的未来,寻找纺织的出路,而不要仅仅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愤世嫉俗,坐等抱怨。老一辈打江山需要艰苦创业,如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更需要青年一代再次艰苦创业,革命传统需要代代传下去。那一年,老所长正好八十高龄。

    六月二十一日,我随科研党支部再次参观了未来所。离开未来所时,悬挂在大楼上的“美好未来,需要我们去艰苦创造”的几个朴素大字,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九六年底,我母亲不幸患了乳腺癌,当时,两弟弟一个在新疆乌鲁木齐服兵役,另一个在西藏山南服兵役,家中只有母亲一人远在重庆市忠县。回家陪床两月,母亲动完手术,我的假期也超了,匆忙带着母亲回京继续治疗。虽然我得到了所领导、同事、同学、朋友的援助,但昂贵的医疗费用不但花光了我不多的积蓄,而且负了不少的债。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所长知道了我的情况,他立即委托顾祝平老师转交给了我500元现金。后来,我母亲带着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回到了家乡。不久,老所长自己出了一本内部资料< 求索记> ,他又通过顾老师赠送给了我一本。这本书中,讲述了老所长在1937年至1995年期间,从青年时期追求并投身革命事业,解放后,参加建设纺织厂,至八三年从北京纺织科研所离休之后,创办北京未来所的经历。读了< 求索记> ,我对老所长的过去,北京纺织科研所及北京未来所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今年(1998年)六月二十五日,我随去年新上任的党委书记刘梦华同志及顾祝平老师又一次来到了未来所。我发现,记忆中的未来所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印刷车间和毛纺车间被重新统一规划,整齐地般到了运离未来所中心的北边,腾出的房屋经精心设计和装修,成为了新成立的“北京未来养生院”的新址。首期能接待100人的工程已经完工,后期能接待50人的工程正在紧张地施工。未来养生院分单人间至四人间,房间内均设有:热水供应和淋浴器的卫生间、衣柜、沙发椅、彩电、写字台。在老人住宿区内,还设有餐厅、影视室、国际标准的台球室、康乐室、医务室、理发室、图书室、报刊室、教室。在住宿区的室外,根据未来所的地理环境特点,开发出了“百草园” 、“观鱼” 、“竹石” 、“思危亭” 、“面壁角” 、“小体育场” 、“花卉暖房” 、“登高” 、“曲径”等景点。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未来所更加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宁静宜人。后听老所长介绍,我才明白,结合我国正走向老龄化的趋势,为解决敬老养老这个千家万户面临的难题,老所长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在朝阳区民政局指导下,为了让离退休老人欢度天年,消除广大在职儿女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增强未来所这支鸟的翅膀实力,于是决定创办了北京未来养生院。在回来的路上,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今年,我正好二十八岁,而老所长已八十二岁。老所长离而不休,这般高龄依旧生生不息,艰苦奋斗,开创着美好未来。老人儿孙满堂,既不缺钱,又不缺穿,现在的人办公司都愿意注册成私人企业,可老所长偏要将未来所注册为集体所有制性质,老人究竟图的是啥?一个人的价值究竟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这让我想起写在未来所墙上的马克思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会把我们压跨。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我和许多青年人一样,一直在思索我们的未来之路该如何走?我想,老所长和未来所之路应该能给我们许多启发。

    现在,每当我生活上遇到困难,事业上受到挫折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所长和未来所,就会想起未来所第二次被迫搬家而损失100多万元之时,老所长说的话:“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也好,只有发展才能生存。可不能怕丢就守着,守是守不住的。”每当我虚荣心增强,贪图享受的时候,我也会想起老所长和他八十多高龄依旧乘坐的北京212型吉普,想起老所长说过的话:“好看的车跟名片一样,一大堆头衔,其实,没用!”

    我将自己拍摄的老所长和刘梦华书记、顾祝平老师在思危亭上的合影挂在宿舍的墙上,我相信,老所长的精神必将伴随我一生,时时刻刻鼓舞和鞭策着我。

1998年

最新消息:(2006年3月20日)

   自1998年以来,8年了,说心里话,我一直想念老所长,一直想去看望他老人家,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干出什么名堂出来,所以,这个念头只能埋藏在心里。

   在老所长90岁生日前夕,我心里就一阵冲动,一定要去看望老所长!给老所长电话联系,老所长说,非常欢迎!但是,一定不要带东西。我说,我可以带上女儿吗?老所长说,好哇!

    2006年3月20日,我爱人专门请了假。5岁的小女儿小女儿也没有上幼儿园。我们全家以及张昌淮教授及爱人廖奶奶,专程去看望老所长。 

     我们送给了老所长一个“仙鹤” 的花篮。同时,应老所长的要求,我们还带去了1998年拍摄的老所长和刘梦华书记、顾祝平老师在思危亭上的合影照片,后来,这张照片我一直放在公司的办公桌上。

    见到老所长身体依然健康,我们心里非常的高兴。老所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小任哪,我们一定不能‘为富不仁’、‘为富不学’,一定要‘为富要仁’、‘为富要学’呀!”。

90高龄的老所长

老所长韩老师和我全家

老所长和我

我五岁小女儿拍摄的“老所长和我们大家”其中廖奶奶(左一)张昌淮教授(右三)

版权所有,北京纺织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