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纺织企业电子商务研修班!

 

 

贸易中心资源中心信息中心新闻中心会员中心关于我们网站导航公司动态服务项目经营理念诚聘英才战略伙伴

北京纺织工程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

五﹑荣获明星学会光荣称号,更创辉煌。

1993年3月5日,召开了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68人老领导宋汀﹑李昭同志,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华用士﹑梅自强。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凯宁﹑北京纺织工业总公司党委书记孙建勋和副总经理张培华等领导参加了大会。宋汀﹑李昭﹑华用士﹑周凯宁﹑孙建勋等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指出办好学会的方向。第五届顾问也应邀参加了大会。

大会由五届副理事长蔡乾汉主持,理事长张令慧作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理事71名。审议通过了"关于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修改学会章程的决议";"关于设立学会优秀论文奖募集基金的决议"和"新会费标准的决议"。

六届一次理事会选举蔡乾汉等19人为常务理事。蔡乾汉任理事长,屠仁溥﹑徐孝纯﹑卢荣亚任副理事长,顾凤珍任秘书长。推举张令慧为名誉理事长。并决定了授予其他荣誉称号和聘任学术顾问名单。

六届理事长,秘书长比五届的都年轻好几岁,精力充沛。工作更勤奋,更有朝气,积极探索办好学会的新路子,认真实干,使学会会务更增生气。

如:募集学术活动基金,募集"北京纺织"基金,举办经济实体--精伟纺织科技开发公司…等都是难度很大,过去历届学会领导很想办而又不敢轻易动手的会务。六届领导上任伊始,就下决心啃这些硬骨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终于办成了。

过去由于受学会经费短缺的制约,很少举办过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为了学术活动能够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彻底解决过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开展了募集基金的工作,经过理事长﹑秘书长等多方奔走,竭尽心力,终于感动了大家,得到了不少单位包括面临严重亏损企业领导的热情资助,一年时间二十万基金就全部到位。并成立了基金管理委员会,制订了学术活动基金的管理办法。并创立了北京纺织工程学会奖学金,从1995年起每年从北京纺织工业学校的三好学生,优秀青年教师中进行申报,评审予以奖励。

"北京纺织"是纺织系统唯一公开发行的出版物,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经济困难。有难以维持,被迫停刊危险。学会领导十分重视,将原定征集第二期学术活动基金改为"北京纺织"出版基金,经过千方百计努力,征集到十二万八千元。

要增加学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实力,兴办经济实体是项重要措施,但以前也几经酝酿,一直不敢起步。1993年经多方努力终于在11月正式对外营业,三年多来为学会提供了一部分经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会工作人员的待遇。

与此同时,学术活动拟定了优秀论文奖的评选办法,建立了两年一届的论文征集和评审制度。在四年两届中共征集论文183篇,评出二等奖15 篇,三等奖57篇,表扬奖61篇。获奖论文征得作者同意后,向陈维稷优秀论文奖推荐,并在"北京纺织"上刊出,,第二届的优秀论文还出了专集。

向第三﹑四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推荐论文共65篇,评为三等奖12篇,表扬15篇,得奖率41.5%,在全国属中上水平。

京﹑津﹑石三市交流研讨会,1994年改成三市纺织青年科技人员的学术研讨会,已举办过三届,学会青科委共提交论文26篇,在市科协组织的第三届北京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中,学会推荐了三篇,有一篇获鼓励奖。同年,有4位青年科技人员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青年科技奖。

四新报告会一直坚持举行,四年来共举行104次,听报告者达4616人。1995年,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要求四新报告会又增加了介绍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政策研讨和科学决策等新内容。

1994年学会专门组织了"北京纺织科技史"讲座共11次,向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介绍北京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激发了他们艰苦创业继承优良传统面向未来献身纺织事业的决心。

科普活动上了一个新台阶。1995﹑1996年连续两年举办了两届纺织科普知识竞赛,有50多个单位上万名职工积极参加,形成了纺织科普学习的热潮。

学会近几年开办了以商业系统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向他们讲授纺织商品知识﹑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等,很受参加人员的欢迎。

1996年学会荣获北京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这是对学会科普工作的肯定,也是鼓励和鞭策。 科技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现在培训班大致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专业提高班:如又连续举办了三期"系统工程棉纺工艺学"班﹑"毛针织产品设计"班﹑"变性淀粉"班﹑"原棉含糖测试"班﹑"医用卫生保健功能"﹑"织物开发与应用"班等11个班。

另一类是纺织科普班:如上述面向商业系统营销人员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到1996年已先后办了九期。受到了参加学习的学员和商业部门领导的普遍欢迎。

再一类是高工培训班:受行政委托,自1995年起办了五期,共有174名高工参加学习。主要课程有创造学﹑营销学﹑工业设计学和国际标准…等。这是纺织技术人员过去很少接触甚至根本不了解的新学科,对更新知识﹑开拓视野都大有裨益,是对科技工作者的一次加油站。

启动金桥工程﹑建立软课题研讨项目。申报"节能型空调系统应用"﹑"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精梳棉毛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双效溴化锂制冷机取代蒸喷制冷机"﹑"KV442型高速纺丝机研制"﹑"HZKV743型纺丝牵伸联合机开发"等六项获市科协金桥工程三等奖。1995﹑1996年学会连续两年被市科协授予金桥工程组织一等奖。

1995年后,先后有:""九五"期间北京毛纺工业发展方向的研究"﹑"振兴北京针织工业的方向与对策"列为市科协软课题。"棉纺织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开发后整理技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列为年度重点活动项目,这些研讨提供有关领导和企业决策参考。1996年学会还针对行政拟定的"北京纺织"九五"和2010年调整发展方向研究"提出的内容,组织发动专业委员会等进行认真讨论,并写出了书面意见。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建立各项活动制度并长期坚持执行,使学会活动规范化。发扬民主办会精神坚持每两月一次干事会﹑每半年一次常务理事会和每年一次理事会,学会办公室人员实行聘任制,坚持每月一次生活会制度,发扬团结互助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每季出版"学会工作通讯"报导学会重要活动,沟通工作情况。

坚持每年评选先进集体﹑先进干事和学会活动积极分子,表彰他们的业绩和献身精神。1996年还增加了评选科普积极分子,树立标兵,力求把科普工作做得更好。

由于以上种种工作,成绩显著,学会工作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市科协于1994年评选我学会为92-93年度先进学会。蔡乾汉﹑顾凤珍分别被评为最佳理事长﹑最佳秘书长,朱筱毛被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1996年又在全市140多个学会中评选出三个学会为1994年--1995年度的明星学会,我学会被光荣地授予明星学会的光荣称号。同时,蔡乾汉﹑顾凤珍分别被评为最佳理事长﹑最佳秘书长;段松山为学会先进工作者。北京纺织工业总公司为受表彰的学会挂靠单位。

1996年5月,秘书长顾凤珍,作为北京市代表光荣地参加了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6年10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21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我学会参加代表9人。会上蔡乾汉﹑徐孝纯﹑蒋志民﹑顾凤珍﹑简军当选为理事;蔡乾汉﹑徐孝纯当选为常务理事;张令慧﹑支美芳被授予荣誉证书;蔡乾汉﹑顾凤珍被评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专﹑兼职优秀工作者。 1997年1月,我会选派顾凤珍﹑郭宝泰同志为代表,出席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会上, 顾凤珍被评为市科协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北京市科协第一届委员。

1997年3月,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如期召开。19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原局老领导宋汀﹑李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怀良﹑副秘书长谢昭月﹑北京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生官书记﹑姜宜茂总经理﹑市科协副主席周凯宁﹑学会部部长于欣荣都到会祝贺。李昭﹑张怀良﹑金生官﹑姜宜茂﹑周凯宁同志都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大家要在新一届理事会领导下再创佳绩。会上选出了蔡乾汉为理事长﹑姜宜茂﹑徐孝纯﹑吴慧莉﹑顾凤珍为副理事长,顾凤珍兼秘书长,并推荐张令慧为名誉理事长。

会上还对6位荣获第四届陈维稷优秀论文三等奖的作者﹑9位我会第二届优秀论文二等奖作者﹑以及1996年度学会工作17个先进集体﹑17位先进干事﹑19位科普积极分子﹑59位学会活动积极分子进行了表彰及发奖。会上有全国知名羊绒专家邱元龙﹑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李星星两位分别把论文获奖资金500元及1000元当场宣布赞助给学术活动基金,在代表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在七届理事会期间,主要工作是:

继续抓紧学会活动,突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认真组织好第三届学会优秀论文的征集与评审工作。共收到论文104篇,经评审:二等奖励4篇﹑三等奖21篇﹑表扬奖44篇。

继续办好京﹑津﹑石三市纺织青年科技论文交流会。

1997年5月,四届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共收到论文40篇,创意新﹑设计巧﹑技术精,受到好评。五届交流会1988年6月在天津召开,以"棉纺织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纺织新产品研制开发"为主题,会上共交流论文17篇。

申报第五届陈维稷优秀论文40篇,获奖25篇,获奖率62.5%其中三等奖9篇,表扬奖16篇。我会获奖论文占全国的21.7%。

继续组织好四新学术报告会,1997年共17次,参加者共657人,1998年共22次1069人。活动逐步具备以下特点:(1)在高研班讲课中,请到高水平的知名人士来讲课时,学会另发通知请有关单位科技人员来听,深受欢迎。(2)讲课内容不限于纺织专业,结合当前时代特点:如"知识经济"﹑"竞争情报与企业发展"等,很受听课者欢迎。(3)把内容精彩的报告的讲课地点移至科技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便于更多科技人员听讲。(4)联合行政领导一起组织报告会。

积极主动参与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如充分利用首都优势结合第一届中国国际纺织化学品技术交流展示会;结合第六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与德国﹑意大利﹑瑞士﹑美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与地区进行座谈交流。

调整充实培训班的工作。1997年共举办了服装﹑鞋帽﹑针织和毛麻丝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培训班,培训人员共250人。1998年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类:

(1)﹑继续担任行政教育处委托的继续教育研修班。

(2)﹑与纺织技工学校合作举办的全国计算机一级取证培训班。

(3)、商务人员培训班。

科普活动多样化。

(1)﹑积极搞好一年一度的北京科技周活动。

(2)﹑发动开展科普知识竞赛。1997年组织了"97北京纺织第一届有奖科普征文竞赛"活动。1998年结合"节能周"开展了"98北京纺织绿色节能科普知识有奖竞赛"。

坚持金桥工程的上报和软课题的研究工作。1997上报FT023型自调匀整洁器等四个金桥工程项目;1998年上半年上报BSLD-95羊绒联合分梳机工艺技术推广,LKP602型三色BCF纺牵联合机等三个项目;软课题"振兴北京针织工业的方向与对策"于1998年10月完稿经市科协邀请专家组评审验收;9月份召开讨论"关于组建北京光华印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施方案"。

继续努力办好"北京纺织"期刊。

"北京纺织"在组成新一届编委会后,又对编辑部的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各方面工作有发较大起色。

在稿件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拓宽稿源。同时积极参加北京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各种活动,通过"北京纺织"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北京纺织行业改革开放的进程。专门聘请了专家审稿,稿酬也有所上调。但由于纺织行业仍处于普遍亏损状态,这给"北京纺织"在发行上带来更大的难度。在北京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各单位领导的关怀与爱护下,给予了指导和具体支持。二年来经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使属于北京纺织系统唯一的技术性较强的刊物仍然及时﹑按期﹑按质量的要求出版发行。

在加强学会自身工作方面,除前述规范学会内部工作制度等外尚有:

(1)﹑每年参加全国各省﹑市纺织学会秘书长会议和全国十四城市学会经验交流会。找出差距﹑虚心学习兄弟学会的好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2)﹑进一步理顺了组织机构,撤销分会,经调整后:工作委员会有学术﹑科普与信息﹑青年科技﹑组织4个;专业委员会有:毛麻丝﹑毛针织﹑针织﹑化纤﹑机械器材﹑教育﹑非织造布﹑服装﹑鞋帽﹑染整﹑棉纺织﹑装饰与产业用品﹑暖通﹑环保﹑计算机与自动化﹑动力与计量﹑标准与测试等17个。

在撰写学会四十周年会史和大事的过程中,把有关学会历经四十年的史科全部收集,整理。有些还到北京市档案馆去找来珍贵史料,汇集印刷在纪念册中,便于后人查阅参考,这是一件很繁重但很有意义的任务。

版权所有,北京纺织信息网!